利辛县文化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以来,利辛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种好粮、养好牛、做好菜”产业发展思路,牢固树立“一家人”意识,做好样的利辛人,全局形成发自内心想干、奋发有为能干、全心全意真干,高标准尽责干、团结协调地干,确保干成事不出事的氛围,助推文旅体事业再上新台阶。现就具体工作展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汇聚合力,一体化共建促“融合”
2023年,县文旅体局坚持党建引领,协调成立行业党委,统筹文旅体事业发展。按照8月18日组织部批复意见,2023年9月28日,召开利辛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行业党委成立大会,行业党委正式成立。一是以主题教育为抓手,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成立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始终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等作为政治建设首要任务,纳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局系统党员干部日常学习计划,采取学、研、培相结合方式,强化学习效能,全年开展集中学习40余次,研讨交流3次,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二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纳入党建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并将相关内容作为周工作例会、党组会、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第一议题学习,2023年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2次。全系统内未发生意识形态安全事件。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落实日常廉政谈话提醒工作,全年共开展主体责任谈话130余次。四是持续强化审计结果运行,针对巡察、审计发现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台账,逐一整改销号,举一反三,确保不再发生。五是规范档案工作。2023年,我局已完成10年档案移交工作,并配备了专门档案室、档案柜。
(二)文化事业惠民乐民,高质量发展添“底色”
1.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加强。今年以来,开展了“春节民俗踩街”等大型非遗民俗活动。组织省级非遗“清音戏”传统古装经典剧目《三女拜寿--闹堂楼》参加全省传统戏剧扶持项目汇演。2023年10月,市级非遗“王人农民诗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郭兴义老师的作品《喜摘新棉》入选画里乡情“新生活·新风尚·新年画”长三角农民画优秀作品展。开展利辛县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完成利辛县第七批县级非遗申报工作,新入选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1项。8月份完成亳州市第四批和安徽省第七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目前正在与亳州新能源学校沟通、商榷在其设立剪纸、火笔画、杨氏面塑3个非遗工作室事宜。非遗工作室进西淝河工作已选定非遗项目和地点,目前正在进行工作室内部陈列装修。二是文物安全工作常抓不懈。2023年以来,对建筑类文保单位阚疃天主教堂等消防安全设施及时进行了更换。利用5·18博物馆日、6·10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同时按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计划,对我县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安全巡查。2023年6月11日,对望疃镇红旗村东郭庄东200米宋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现正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云观音寺文物本体损毁严重进行抢救性修复,已编制修复方案。已选定位置设立面积约为30平方米的展示厅,陈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品和文创产品。开展流动博物馆进基层及文物知识竞答校园行活动41场次。做好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准备。
2.文化惠民活动缤纷多彩。一是公益培训活动持续开展。文化馆开展公益培训530个班次,培训人次16000人次,场馆内服务40000多人次。二是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开展迎新春展演、送春联、元宵灯谜等活动70余场;组织“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文艺送图书进基层活动、“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节庆活动等60余场;举办安徽乡村村晚、“四季村晚”、学雷锋志愿服务、全民禁毒宣传活动20余场;举办线上文化活动20个;举办“免费培训˙相约云端”“听书荐书”系列线上培训20余期。2023年9月27日在利辛县西淝河湿地公园举办“中秋•国庆文艺汇演”并进行云直播,线上观看人数达九万多人。同时制定长效性计划,每月依托西淝河湿地公园常态化开展活动3场。主动配合做好2023年“农民丰收节”活动,提供优质文艺演出及体育活动。三是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开展。2023年,完成346场“送戏进万村”活动,“15分钟阅读圈”完成4个阅读空间建设任务,送戏进乡村已完成138场任务,应急广播覆盖率100%,通响率日均达到95%以上。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全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县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县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利辛县博物馆被命名为第六批“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二是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举办“免费培训.相约云端”系列线上培训10期。新录制并线上传播文艺作品2个。线上开展了听书、荐书、期刊导读等日常推读活动合计22场。
(三)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绘“色彩”
截止到12月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同比增长28.4%,旅游综合总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5.3%。
1.强化顶层设计,做实文旅项目。一是加快打造以“淝畔养心”为主题的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周边区域项目建设。我县成立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双组长的“淝畔养心”项目建设工作专班,负责组织、协调、推进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沿线旅游开发工作。完成马店孜镇人文资源,镇政府周边4个庄及西淝沿岸村庄人口数量、房屋现状及数量,沿线湿地、水域面积等旅游资源摸底工作。编制了《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提质工程设计规划》,马店大桥路口,湿地公园入口处基本完成,正式招标已完成。512重点旅游项目西淝河旅游度假区、儿童游乐园二期项目建设,目前投资近300万元的儿童游乐园项目二期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是积极融入、分享现代肉牛全产业链理念,围绕文化街区、轻纺服饰、肉牛产业元素,加快推进拐角街利辛最牛美食文化街区项目建设。目前预招标公告已经结束;初步设计方案正在出具中(预计21天),待初步设计方案完成后(预计1月6号),epc正式招标公告挂网;招商运营方案已经出具,计划下周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招商公告;欣浩翔、刘六盒、牛肉火锅(蒋绣娟)、烘焙店等商家已经开始进行设计装修。三是以“淝畔养心”为主题,以打造皖北最美淝畔养心风景利辛西淝河流域淝畔养心产业布局规划廊道和皖北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为目标。大力推进“旅游+”、“+旅游”,促进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科技、旅游与康养、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三疃旺牛”定位实施,培育“淝畔养心”、“瓜果飘香”、“记忆乡愁”旅游精品线路3条。四是完成总投资500万元的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展沟镇苏湾村乡村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已全面完成。
2.探索宣传路径,加强旅游创建。开展“安徽人游安徽”活动,先后举办了“2023印象江南景区梦幻灯光节”、西淝河湿地音乐帐篷节、森林•湿地•牛音乐节等节庆活动,扩大“要养心来利辛,来利辛真养心”知名度。其中森林•湿地•牛音乐节在全国各大媒体点击率过百万。参加“相约安徽·向春而行”百家媒体旅游推介活动启动仪式和第17届中国义乌文化旅游博览会,宣传推介利辛旅游产品。印象江南景区成功创建安徽省百佳乡村旅游示范点;印象江南、西淝河湿地文化园已成功创建亳州市研学旅行基地;阳光四季花海、印象江南景区、世朋农庄、武子古酿、香秀园等5个项目获批亳州市“微创意 微改造”提升示范点;王人镇曹店村获批市级“精品主题村”;王人镇曹店村、江集镇江集村、马店孜镇双沟村、阚疃镇镇西村、展沟镇展沟村等5个村成功创建亳州市特色美食村;“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利辛印象江南景区已被国家文旅部批准为“皖北水乡游船观荷农耕研学之旅”线路。在山东泰安举办的“2023中国文化和旅游创新峰会”中利辛县获评全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称号。拍摄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宣传片在我县各影院显示屏宣传推介;参加亳州市与上海奉贤区“畅游长三角,养生在亳州”(上海站、连云港站)大型旅游推介会,宣传推介利辛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3.打好文旅牌,“点亮”夜经济。 一是建好“夜市场”。瞄准人口密集区域,利用夜排档、特色景观等周边资源,打造特色美食夜市、烧烤网红街区、夜游街区等高品质夜市经济集聚区3个,引入小吃餐车69个、宵夜商户75家,整合归集夜市烧烤、小吃、小商品销售等摊位226个。对老县委大院、霸王路、港口路夜市进行了美化亮化,近期对五一广场周边夜市持续打造提升,确保夜市经济持续繁荣。二是丰富“夜活动”。举办青年歌手大赛、阳光四季花海电音节等夜市演艺活动22场,设立景区特色夜宿2处,上座率和住宿率均达100%,打造集文体娱乐、演艺体验、观光旅游等多位一体夜间经济模式。
(四)体育工作扎实有力,全民健身强“筋骨”
1.突出品牌特色,体育赛事活动精彩纷呈。打造全民健身“一县一品”特色品牌,庆祝五一劳动节篮球比赛、庆国庆篮球比赛已连续成功举办38年,成为我县特色品牌赛事。5月20日在西淝河畔举办的“养心999快乐周末行”大型徒步活动广受好评。利辛县锦绣公园启动仪式暨2023年首届利辛县村BA比赛顺利举行。
2.整合空间资源,“15分钟健身圈”成效突出。已完成向阳路游园等口袋体育公园2个;完成配建社区百姓健身房2个;完成揽翠河健身步道10公里。完成实施利辛一中附中体育设施安全隔离改造项目1个。完成新建体育设施60处。完成28个居住小区和37个行政村健身设施维修、改造、升级、补建。
3.加强组织管理,体育运动培训规范开展。加大业余训练力度,合理布局体育竞技训练项目,走好体教结合的路子。完成2名面向全省退役运动员专项公开招聘工作。利辛县体育运动学校8月23日在利辛一中附中挂牌,填补了我县青少年竞技体育的空白,是利辛县体教事业融合发展的新起点,有利于助推体教育深度融合发展,为利辛县竞技体来新的机遇。
4.全力攻坚克难,推进体育项目建设。体育中心体育馆已开放,水电地下室桥架安装完成,地下室管道抗震支架完成30%,地下室消防管道刷红漆完成30%。操场草皮铺设已完成60%。南侧草皮铺设已完成90%。体育馆东侧、南侧道路路基整平已完成30%乔灌木种植完成90%。体育馆东南侧砌筑花池已完成30%。利辛县市民健身公园(二期)社区文体中心项目跟进设计方督促初步设计进度(设计周期约10天);整理项目备案相关材料提交至发改委;配合城投集团整理初步设计、地勘、备案、勘测所需资料。
5.强化舆论宣传,快乐健身浓厚氛围逐步形成。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以发放快乐健身行动倡议书等形式,开设全民健身节目,宣传全民健身活动等内容。持续在安徽日报等多家媒体网站发布快乐健身宣传信息,利用体育活动站点加大宣传力度,依托乡镇文化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村入户宣传快乐健身行动。多层次、多渠道宣传展示了利辛县快乐健身行动成果。
(五)市场管理规范有序,文化产业注“活力”
近年来,利辛县文化市场稳步发展,全县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已达488家,行业监管的旅游民宿、密室剧本杀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文化市场布局逐步从县城向乡镇沿伸,经营项目日臻多样化、现代化,已基本形成演出、娱乐、音像、电影、网络以及出版物在内的多元化文化市场体系。
1.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行为。研究制定了《2023 年度利辛县文化市场领域执法工作计划》《文化市场长效管理工作机制》,落实“网格化”管理和错时执法检查,建立完善市场巡查、投诉举报、专项治理、案件查办等工作制度,联合相关成员单位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查、查重点,反复查、查反复,确保问题发现早、问题处置快、处置效果好。今年以来,共组织出动执法检查人员980余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场所480余家次,开展网络巡查8次,立案处理31件。
2.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23年,结合“扫黄打非”工作要求,陆续开展了演出市场、宗教领域非法出版物、“2023护苗”、校园周边环境、剧本娱乐、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农村演出市场检查79家次,现场叫停4家次,办结涉演出案件1件;累计清查书店150余家次,检查网吧、歌舞娱乐城场所等重点文化场所300余家次,开展网络巡查2次,巡查网络文化企业20余家次,查办出版物案件18件,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案件3件(大雨网咖、B+网咖、指键缘网咖均接纳1名未成年人)。
3.开展地面非法卫星接收设施专项治理。针对“小锅盖”屡禁不止现象,2023年,我局制定了《利辛县2023年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行动方案》,调整细化了利辛县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及分工。主动担当作为,与县委、县政府汇报,组织召开专项整治会议,压实属地责任。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拆除难、易引起负面舆情等问题,2023年9月18日,召开了利辛县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暨“小锅盖”优惠置换方案专题协调会,主动协调“四大运营商”,联合出台相关置换政策,惠利于民,堵疏结合,力争彻底解决多年沉疴顽疾。截至目前,共排查“小锅盖”6317个,已基本完成拆除置换。
二、存在问题
1.人员力量不足。我局空编、混编混岗严重,至2024年将空编20人,局机关5个股室4个股室负责人由二级机构事业单位人员负责。总体情况人员年龄偏大、中青年专业人才缺失,实际工作中,骨干力量薄弱,断层现场较为严重。
2.文化事业发展受制约。一是活动经费不足,按国家、省、市、县相关文件及单位职责要求,重要节假日需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财政没有下拨经费,影响活动质量和宣传效果。二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受限于体量小、服务功能少等因素,客流量在全市靠后。图书馆实有面积1500平方米,将乡镇分管面积纳入后合计4500平方米,申报成为二级馆,文化馆实有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根据一级馆申报5000平方米标准,均无法再进一步,与周边县城相较而言,在面积、功能上均有硬性差距。三是“公益电影放映”因设备老化,定位不准等问题,有效放映场次偏低。四是基层文艺演出市场混乱,团体素质良莠不齐,“送戏进万村”招标进行4次,前3次因文艺演出团体质疑或代理机构操作不当流标、废标。
3.文化产业发展较缓慢。利辛县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受限于经济发展、项目招商引资吸引力不够、文旅资源开发不足等因素,与周边县、区相比,尚存差距。整体文化市场主体规模较小,我县目前规上文化企业仅5家,2023年以来,我局摸排出4家文化企业有望今年入库,分别为万达影院、环球激光影城、万事畅工艺品有限公司、奥林体育。
4.体育事业发展存差距。一是城区空闲场地数量偏少,面积偏小,能够配备的场地设施标准不够高。二是部分新建、改扩建住宅小区配建体育设施不到位,少量老旧小区由于空闲地不足,未能安装体育设施。三是城区“15分钟健身圈”配置的体育设施相对单一,还不能完全满足多元化的健身需求,距离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5.执法力量教薄弱。一是人力物力缺乏。近年来,文化执法由单一的文化市场执法转变为文化市场、互联网领域、广电领域、文物领域、新闻出版领域、旅游领域综合执法,并担负“扫黄打非”工作职能。现有执法人员已不能满足文化市场执法需求,特别是网络领域执法,需增加专业人才。执法队一台执法车辆,且车辆购置于2023年8月,由于购置时间较长,车辆故障不断,不能保障执法工作需要。二是日常巡查到位难。按照省市工作目标管理的要求,对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网吧、出版物经营单位和网吧等的巡查频率,县城每月不少于2次,乡镇每月不少于1次。目前执法大队人员和车辆难以保障,难以落实上级巡查要求,存在巡查不到现象。
三、2024年工作谋划
(一)坚持标本兼治,展示队伍新气象
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行业党委示范带头作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为推动文旅体强县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文旅体行业专题培训,适应新形势下文旅体市场转型需要。二是助推文明创建。积极引导文旅体场所形成“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自觉遵守文明创建的各项要求。三是筑牢底板底线。充分发挥文旅体行业业主作用,压实部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文旅体市场安全稳定有序。四是用好内审手段,强化单位内部资金项目审核,发挥监督作用,形成负面问题清单,逐项整改、逐项规范,充分调动起内审工作小组作用。五是持续规范档案工作,依托2023年新建档案室、新增档案柜等,逐步完善档案工作体系制度,强化档案信息、年报报送工作。
(二)坚持文化为民,丰富文化服务新供给
1.持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加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全面实现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馆,图书馆分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确保县级场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乡镇场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二是持续完善“15分钟阅读圈”建设,2024年完成新建5个城市阅读空间任务。三是启动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部署要求,进一步健全全民阅读体制机制,完善全民阅读设施阵地,创新全民阅读方式方法,激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民阅读,乐享全民阅读,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推进城市管理品质化,助力文明城市建设。拟建1-2个24小时城市书房。
2.持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持续抓好文化惠民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利辛春晚、乡村村晚(四季村晚)等系列活动;开展“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活动,完成346场文艺演出;开展“戏曲进乡村”工作,完成138场演出任务;深化乡镇“五个一”等品牌活动。抓好346个农家书屋运行维护工作,确保每个农家书屋年度更新图书不少于60种。开展“江淮读书月”活动,采取“阅、演、展、讲、赛”加线上服务“5+e”的模式,持续推动书香安徽、书香利辛建设走深走实,真正走到群众中去。组织好文化艺术类免费培训。开展系列文博活动,组织流动博物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
3.加大艺术作品创作力度。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做好样利辛人”主题,创作一批优秀作品。做好2024年度省级市级戏曲孵化计划申报工作。举办利辛县第三届全县干部职工美术培训班。
4.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建立文物督查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各级文保单位安全隐患排查,进一步落实文物保护“四有”(保护范围、保护标志、记录档案、保管机构)工作。积极与省文物对接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阚疃天主教堂项目申报工作。向政府与财政部门申请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云观音寺的维修资金,争取2024年实施该项目的维修工程。组织我县优秀非遗项目,积极参加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交流活动。持续开展非遗“五进”活动。
(三)坚持守正创新,深耕文旅融合新篇章
1.持续加大创建力度。围绕“养心利辛”品牌,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组织实施乡村旅游“421”行动全力推进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旅游风景道、后备箱工程基地等旅游创建工作,力争创建1个市级研学旅行基地,1条旅游风景道,1个特色美食村,打造2条旅游精品线路。
2.持续加大项目建设。围绕“淝畔养心”项目,实施西淝河沿线旅游项目建设。一是西淝河风景廊道服务设施建设。建设西淝河风景廊道体系服务设施,打造皖北最美水乡廊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节点景观、观景平台、服务驿站等。二是启动蝴蝶泉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蝴蝶泉现有建设用地总面积约 520 亩,其中水面 260 亩,陆地面积 247 亩。以“网红”、“活力”为核心,兼顾夜旅游夜经济发展,配套各类水上运动、草坪露营、房车体验、儿童活动、网红打卡等设施,让片 区“嗨”起来,将蝴蝶泉打造成为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三是拐角街徽牛美食文化街区。县文旅公司利用锦绣家园安置小区62间闲置商铺,结合周边晴岚溪和醉月溪景观,打造以牛肉为核心,建设牛肉产品展示区、特色餐饮区,成为利辛人美食休闲目的地及牛肉品类品牌样板街区。四是西淝河邵渡口通景大桥景观提升工程。邵渡口大桥做为利辛县城进入西淝河风景廊道的重要通道,周边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交枢纽、特色农产品展示、健康管理中心及其配套的中小型体育设施。五是科普植物园配套设施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围绕科普植物园西侧建设用地,打造养心综合体,设计采用 现代苏式建筑风格,合院式布局,粉墙黛瓦,雕镂有致。打造集 综合服务、会议培训、亲子游、特色餐饮、住宿、团建等功能与一体的综合体。六是一鹭牛主题乐园项目。依托白鹭洲水利风景区,打造一个集牛文化展览馆、亲子游乐、研学体验、牛牛美食、互动体验为一体的一鹭牛主题乐园。
3.持续加强宣传推介。以“利辛县嘉年华文化旅游体育年”活动为抓手,以西淝河湿地文化旅游节庆为依托,全方位宣传、立体化展示,进一步提高我县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坚持体育筑基,服务利辛重大战略任务
1.持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坚持提前谋划。制定全县体育设施规划,深化“体+教”“体+文”“体+旅” “体+养”“体+绿”“体+农”等融合发展。加强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二是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加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科学健身指导,宣传普及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和质量,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举办科学健身体验周系列活动。加强体质监测服务,提高市民体质优良率。三是优化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促进青少年掌握 2~3 项体育技能。继续举办“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少儿体育联赛等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着力打造“甲组、乙组、丙组篮球赛”品牌赛事,为青少年搭建体育展示和交流平台。四是引导体育赛事、运动社交新趋势。支持发展户外体育运动,紧扣市民社交娱乐、亲近自然的消费需求,鼓励举办体育露营节、亲子运动嘉年华、体育音乐节等社交类活动。办好骑行、采摘、徒步、广场舞、篮球联赛等赛事活动,激活赛事展演、赛事衍生品等消费,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赛事开放度,有条件的可在活动现场开辟餐饮、娱乐等综合性临时区域。支持引导赛事加强与购物、文旅、美食、展览等联动,扩大赛事相关消费规模。力争引进举办全国、全省性的文化旅游体育盛会和赛事,展示我县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的发展成果,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
2.拓展市民身边的高品质健身空间。一是持续“15分钟健身圈”建设。推进社区市民健身中心、足球场等健身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提档升级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百姓健身中心1个,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0公里、健身点60个,提高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效率,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会同相关部门摸清街镇社区现有足球场地设施现状,协调推进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推进体育公园建设。二是持续推进社区文体中心建设项目。健身公园二期社区文体中心项目拟建设1处全民健身路径、1处健身广场、1处生态停车场、1个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可开展室内篮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器械健身等文体活动)、1个公厕及其配套设施。2024年拟新建2个社区文体中心项目,分别为五一社区文体中心项目(占地约1200平方米,一层钢构)、和平社区文体中心项目(占地约2000平方米,新建三层,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三是启动港口公园改造项目。改造建设多功能篮球场、网球场、体育锻炼器材等。四是启动淝河之韵公园改造项目。改造建设体育锻炼器材等。五是协调做好锦绣公园项目 、体育中心项目建成后运营工作。
3.加强人才培育力度。一是做强竞技人才队伍。培养更多运动员和教练员。二是落实体教融合重点工作任务。会同县教育局研究制定学校体育“一条龙”课余训练管理办法,引导“一条龙”学校加强课余训练管理,全力开展科学选材、科学训练,提升人才培养效益。会同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编办推进优秀教练员进校园,普及运动项目,提升课余训练水平,助推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三是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加强业余体校管理,提升办训质量,组织举办青少年精英系列赛、各项锦标赛。
4.培育体育消费新场景。一是积极开发体育赛事+旅游+文化遗产资源,探索设计赛事+旅游+文化遗产旅游区专线,集聚产业发展要素,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支持产业赋能夜间经济,在特色美食街、拐角街等创新打造夜间品牌主题活动。二是推广健身休闲打卡地。拓展公共体育场馆新服务,结合“西淝河旅游提升项目”创设运动打卡点,开发专属运动路线,鼓励各单位开展体育相关团建活动时,优先选择体育类旅游目的地线路。宣传体育运动新风尚,用好各类资源,探索宣传新模式,加强精准营销,挖掘经济消费亮点,满足市民信息查询求。通过快乐健身小程序、抖音、快手等网络新媒体宣传形式,推广生命在于运动理念,营造健身即时尚的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助力体育活动和场景价值变现,提振市场信心。
(五)持续高压态势,打造文化市场执法新格局
1.建章立制,创新执法手段。一是县乡部门联动,落实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将文化市场管理与乡镇赋权实现信息共享,及时掌握动态进程,加强监管。二是部门联动,建立完善协调配合机制。通过“片区+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协调与公安、市场监督管理局、劳动监察大队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文化市场管理。三是创新工作方式。加大经营业主法律法规培训。邀请局法律顾问对全县经营业主,特别是新型行业经营业主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提升经营业主懂法守法遵法的意识。四是推动行业自律。为进一步规范利辛县演出市场秩序,提升演出内容质量,方便演出人员交流,助推成立利辛县演出协会。
2.理顺关系,提升执法效能。一是进一步充实执法队伍,配齐执法车辆,重新整合执法力量,在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下设三个中队,划分职责职能,层层压实责任。同时,不断加强人员管理,预执法先懂法,加大业务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参加岗位练兵等方式,提高全队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打造一支职责明确、能打硬仗的文化市场执法队伍。二是进一步强化全队案件流程监管和执法台帐管理相结合,全面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
3.强化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在强化市场监管上下功夫。加大市场巡查频率,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活动,取缔无证经营场所,重点加强对网吧、演出娱乐、电影放映、出版印刷物销售、非法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贯彻落实中央“双减”政策要求,完善文体类校外培训机构项目设置标准,会同教育、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推进文体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工作,逐步规范机构培训行为,提升从业人员素养,保障学员合法权益。二是在查办大案要案上下功夫。以“扫黄打非”工作为重点,坚持强整治、出重拳、严执法,认真摸排案件线索,开展联合执法,坚决查处色情暴力、封建迷信、侵权盗版等各类有害非法出版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