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赛事 > 正文

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检查组在泉检查点一瞥

产业升级 城市提质 幸福加码—— 泉州7月15日讯(记者 许雅玲 陈淑华 郭雅莹 王树帆 游怡冰 谢曦 吴丽娇 通讯员 林文锋 林弘梫 郭思婧 徐礼文)时值仲夏,艳阳高照。13日—15日,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检查组在泉开展工作检查。泉州以一个个生动的示例,展现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喜人态势。 产业 创新引领 转型升级 利郎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 (利郎 供图) 利郎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 国内首家 将文化艺术创意进行到底 今年2月,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的利郎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随着园区的启动运营,利郎也将集合全国及全球的艺术家、设计师进驻园区,打造创意工作和交流的平台以及创意时尚品牌孵化基地。 利郎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总用地面积103亩,其中63亩为文化用地,40亩为商住配套项目。以海丝文化、利郎文化为纽带贯穿整个园区,串联各个不同的功能区域。产业园包括利郎集团的智能办公空间、研发中心、样衣车间及品牌旗舰店,并建有多功能演艺大厅,是国内首家集文化、设计、研发为一体的园区。 “我们认为利郎的总部、利郎的根就在晋江,我们提出要把时尚艺术创意进行到底,就花了10亿多元,把国内外的艺术家、设计师引进来,让文创园变成泉州晋江艺术家、设计师交流碰撞的平台。”利郎集团总裁王良星说。 利郎花费重金打造的服装研发中心,是利郎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一个大手笔,这里配置了全球先进的纺织、印染及测试新设备。近两年来,利郎研发中心创新开发带动的订单产值就超过了6000万元。 目前,利郎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不断丰富创新业态形式,园区内规划三条功能街,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生产一条龙服务,展示和销售作品,集餐厅、咖啡等休闲商业配套设施于一体。今后,利郎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将丰富晋江城市业态,激发区位活力,打造企业发展助推器、文旅新名片。 国亨化学项目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声轰鸣,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张彬彬 摄) 国亨化学项目: “以商带商”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炎炎烈日下,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南山片区的泉州国亨化学项目工地上,打桩机、吊车、装载机林立,机器声轰鸣,一派繁忙热火的施工景象。 石化是全省的产业龙头、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多年来,泉港区认真做好石化项目的招商推介、跟踪储备与服务对接。在2018年引进中国燃气新建LPG码头罐区项目后,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及时向台湾国乔推荐LPG的下游项目丙烷脱氢等生产项目,得到积极回应。2020年3月2日,通过福州、泉州、高雄三地视频连线的“云签约”方式,国乔项目落户泉港,并于同年4月注册成立泉州国亨化学有限公司。 一段时间以来,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抽调业务骨干成立项目工作专班,为国乔企业提供咨询、指导、协调等全方位的持续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2021年4月10日,泉州国亨化学项目动工。截至本月初,已完成场地平整回填及厂区围墙、道路等基础,正在进行办公楼4F梁板钢筋模板施工、纬一路及纬七路雨水管施工。 在全力服务泉州国亨化学项目建设的同时,泉港石化工业园区同步加快谋划、建设与该项目配套的综合管廊、中燃能源、电力专线、大件运输、污水专管、道路配套等公用设施,目前各方面进展顺利。 泉州国亨化学项目一期2023年计划投产后,将年产66万吨的丙烷脱氢和45万吨的聚丙烯。据悉,2020年泉港区石化产值1147亿元,税收78.5亿元。该区将持续发挥福建联合石化等龙头企业的“强磁效应”,坚持“以商引商”,加快打造集产业链、循环链、价值链、科技链“四链一体”的石化产业生态圈,进一步做好石化产业文章,奋力在谱写“福建篇章”中抢先机、作示范、当标兵、作贡献。 西人马技术人员在黄光车间操作 (西人马 供图) 西人马: 打造国内先进的体硅技术平台 作为泉州芯片研发行业的领军企业,成立于2017年的西人马联合测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FATRI UTC)从感知层的芯片、传感器,到边缘计算、塔斯云及用户端,打造了“端—边—管—云—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民用航空、能源、医疗、轨道交通及工业领域提供服务。 “目前公司建成6000平方米的超净车间和先进微纳米研究实验室,拥有各类MEMS芯片加工设备及完善的微纳米检测设备,是目前国内先进的体硅技术平台之一。”西人马相关负责人表示。 日前,西人马发布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T1700芯片,这也是西人马推出的首款一体式AI SOC芯片。该芯片能够快速识别图像、图形、视频和音频并做出判断,可广泛应用于边缘计算、机器视觉、智能制造、自动数据采集系统(ADAS)、工业机器人控制、行业无人机等多种AI应用场景。例如物流仓储运输过程中,面对成千上万的大小货物,FT1700芯片便可发挥其超高的计算能力,对条形码、二维码等各种代码类型进行识别运算,也可识别外包装上的字符和数字,高效扫码登记录入货物流通信息。 公司负责人表示,强大的创新能力来自人才济济的研发团队。2019年3月,西人马专门成立了专业培养智能制造人才的培训机构——西人马人才学院,在为企业持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同时,也为泉州培养更多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 平台 高效服务 高速发展 泉州石湖港,货船靠岸紧张作业中。 (李荣鑫 陈小阳 摄) 石狮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 691亿元出口货值凸显试点效应 “现在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阳光通道出口,我们可以合法合规地跨境收结汇,再也不用担心收不到货款了”,石狮市百原智创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柯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 日前,该公司及另一家公司石狮市祺恒服饰商行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阳光通道,合规安全地跨境收汇100.45万美元。据了解,为了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打通外贸“全流程”,石狮市通过引进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公司等第三方,彻底解决了传统外贸方式下企业收款账户可能被冻结的难题。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变革是泉州外贸向改革要动力的神来之笔,也是推动福建外贸增长的新力量。作为全省首个获批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全国首个市场采购预包装食品出口的试点市场,石狮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自2018年11月启动以来,完成出口货值约691亿元人民币,出口产品种类从获批时的纺织服装扩大到除海关限制和禁止出口等负面清单外的13大类。 值得一提的是,该试点带动外贸、报关、货代、码头物流、国际航运等新增就业超1.2万人。石狮从事外贸的主体从试点前的1200多家增长至9000多家,新增新业态外贸公司328家、货代公司90家、报关公司102家。 石狮市商务局局长苏金发表示,该试点将加快培育国际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搭建全省共享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深化预包装食品试点,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线上线下 业态融合发展,差异化发展特色外贸新业态,加快打造开放、繁荣的外贸生态圈。 泉州(晋江)非公企业法治教育基地讲解员正在为参观者介绍 (晋江市人民检察院 供图) 泉州(晋江)非公企业法治教育基地: “亲清护企”助力发展更健康 近日,泉州(晋江)非公企业法治教育基地再增一项法治宣传基地功能,被福建省防范经济犯罪宣传联盟授予“防范经济犯罪宣传基地”。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指导和晋江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晋江市人民检察院于2017年9月在晋江五里经济开发区建设泉州(晋江)非公企业法治教育基地,构建“亲清护企”新模式,为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 2019年以来,该基地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实地参观、法治宣讲、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系统地展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典型案例、发案成因、防治对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达到法治教育和犯罪预防的效果。 基地自运行以来,共接待全国人大代表、企业党员、党政机关干部等参观人员22572人次,被新华社评为“2017年福建十大信用典型案例”之一,被省司法厅评为首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之一,被省检察院确定为全省检察机关六大特色展示平台之一。 泉州台商投资区“亲清家园”掌上智慧监督服务平台(陈英杰 摄) 泉州台商投资区“亲清家园”掌上智慧监督服务平台: 办事“不见面、不跑腿、不求人” 泉州台商投资区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梗阻难漏”问题,打造融“惠企、便民、治理、监督”于一体的“亲清家园”掌上智慧监督服务平台,构建“制度+科技”的纪检监察五大“智慧监督”体系,推动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实现“即时可预警、实时可查询、终身可追溯”,全力打造亲清营商环境。 政策兑现“智慧监督”。台商区惠企、惠民政策从申请到兑付时长不超过3天,全程留痕留迹,纪检监察在线巡查监督,创新“免申即享”机制,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在全省率先实现惠企惠民政策兑现“不见面、不跑腿、不求人”。 在线政务“智慧监督”。对全区行政审批事项统一纳入平台管理,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纪检监察对办件全过程实时监测,杜绝体外循环、人为干预、拖拉懈怠等不作为、慢作为行为。 工程节点“智慧监督”。在工程建设过程管控上推行“智慧监督”机制,实现项目审批“智慧勘查”、建设进度“智慧督查”、工程变更“智慧核查”、施工现场“智慧巡查”、工程竣工“智慧验查”,最大限度压缩工程建设领域的权力寻租空间。 村级微权“智慧监督”。围绕村级印章使用管理混乱问题,开发“用印留存”功能,村级印章使用场景从255个压减至50个,减负80%,村级证明仅保留9类,用印过程线上留迹,破公权私用;开发三资公管、扶贫公告、翻建公示功能,农村资产、资金、资源使用管理情况在线公开,接受监督。 社会治理“智慧监督”。开发顺手一拍、我有话说、廉情举报等功能,群众可随时随地线上反映身边的环境卫生、违法违建、市政应急以及“四风”、不廉问题,线索直达相关职能部门,限时办结,破管理缺位。 民生 品质城市 幸福样本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依托晋江市医院合作共建的上海六院福建医院航拍图 (晋江市医院 供图) 上海六院福建医院: 纳入全国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 7月初,北京传来好消息,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六院”)依托晋江市医院合作共建的上海六院福建医院获批,正式纳入全国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名单。 据悉,第二批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共有16个,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是目前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中唯一一家位于县域的医院。 作为社会事业重点项目之一,今年1月30日,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正式挂牌。该医院占地面积303.2亩,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一期开放床位1432张,开设骨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51个临床医技科室。 短短半年间,上海六院骨科张长青劳模名医工作室,运动医学科赵金忠教授、脊柱外科徐建广教授、康复医学科马燕红教授名医工作室等四大名医工作室已在晋江常态化运作,带动晋江市医院开展55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血管吻合游离腓骨移植的保髋手术”等15项国内领先技术落地福建,部分填补福建省技术空白,有效提升区域影响力及群众就医“获得感”。 同时,晋江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数据显示,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2021年上半年晋江市医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26.83%,住院人次同比增长15.66%,手术台数同比增长21.95%,三四级手术同比增长45.15%,泉州市域外就诊人数同比增长近2倍。 北滨江公园汀洲园 (陈起拓 摄) 北滨江公园: 4100亩“五区十园”全面开放

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检查组在泉检查点一瞥

看潮涨潮落、赏白鹭翩跹、穿绿荫花田、听鸟叫虫鸣……随着今年年初浦西园的正式亮相,泉州北滨江公园“五区十园”全面开放,串起一江风景,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2017年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生态连绵带”为抓手打造山水田园城市,让好山好水好景融入城市,留出城市空间、留住城市文化、留住乡愁。作为“生态连绵带”示范项目,北滨江公园西起黄龙大桥,东至晋江出海口,全长22公里,绿化面积4100亩,与“山线”依托晋江水系、清源山脉,形成45公里的中心市区山水生态环线走廊,惠及人口110多万人。 立足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行洪能力,北滨江公园项目进一步疏通河道,新建生态驳岸,设置“五区十园”,着力打造“市民常走、游客会来”的滨水休闲公园。“生态野趣、人文丰富、交通便捷、设施便民、旧物利用是北滨江公园最大的亮点。”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内不仅有连绵8公里、超过30万平方米的原生树林,沿线还有1处国家级、2处省级、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因地制宜植入了闽南景墙、艺术雕塑、戏曲观园等人文景观,展示了海丝史迹、闽南建筑、戏曲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园内,游步道、自行车道、电瓶车道等慢行系统贯穿其中,健身场地、儿童乐园、百姓书房给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项目建设过程中,旧建筑构件、天然溪石被广泛应用,修旧如旧、乡韵悠长。 为了让市民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好”,北滨江公园全线还设了万科、凯德、金洲、田安、浦西、沉洲、天峰、东海泰禾8座天桥,1个公交始末站,9个公交停靠站,8个小黄人站点和11个车行入口,方便群众快捷入园。如今,以“泉州红”为主元素、形态飘逸的浦西天桥如红色飘带舞动江滨,已成为泉州新地标、绝佳观景台和网红打卡点。 生态修复后的石狮宝盖山石窟公园 (石狮市委宣传部 供图) 石狮城市生态连绵带建设项目: 把整座城市当作大公园来打造 走进石狮湿地公园,成片绽放的映日荷花、满目绿意的水田周边,黑色的沥青主道、红色的沥青自行车道、黄色的人行木栈道环绕穿过,辅以苍翠的绿化,构成一幅多彩的生态田园画卷。通过对现有湿地进行保护性修复,同时采取引导农户种植、局部用地流转、成片规划种植等模式,这里成了兼具城市防洪排涝和生态休闲功能的生态公园。 将废弃石窟“变废为宝”,位于宝盖山山道中段的石窟公园堪称典范之作。该公园占地66亩,曾经是山体采石留下的巨大“伤疤”,如今运用填埋复绿、依势造景等多种修复手法,已经焕发新的面貌,成为生态“正资产”。在公园西边,曾经的残石变成了“石壁水帘”,挂壁而下的水帘如瀑布般飞溅,让游人心生惊喜;公园东部有架空栈道,曲折蜿蜒,散步其上,近处是一汪清澈的池水,远处是巍峨耸立的姑嫂塔,山水美景尽收眼中。 2017年以来,以“把整座城市当作一个大公园来打造”的思维,石狮市认真贯彻落实泉州市委、市政府“生态连绵带”战略部署,共策划生成生态连绵带项目23个、总投资28.66亿元。峡谷旅游路、红塔湾旅游路、共富路、锦江外线等一条条景观大道接连建成,它们连城、穿山、通海、串景,拉开了“山海城”联动发展新格局。风炉山山体公园、体育公园、红塔湾海岸公园等项目相继落成,把自然资源打造成坚实的生态屏障和优美的城市会客厅,让群众共享生态福祉。 福厦客专泉州湾跨海大桥边跨(福州侧)合龙 (胡晓虎 摄) 福厦客专泉州段: 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本月有望合龙 2017年9月30日全线开工建设的福厦客专,预计2022年建成通车。该项目泉州境内线路占全线1/3以上,新建泉港、新泉州东、泉州南3个站点。截至目前,48段路基、34座桥梁全部开工建设,10座隧道全部贯通,41个涵洞全部完成,开始无碴轨道施工。 福厦客专全线有3座跨海大桥,均位于或部分位于泉州境内。其中,泉州湾跨海大桥是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世界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桥梁全长20.287公里,海上桥梁长8.96公里,其中跨越泉州湾的主桥长800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7月8日凌晨2时—3时,这座大桥相继完成两个“合龙”:一个是大桥陆上引桥(44米+72米+44米)连续梁中跨浇筑合龙,至此该大桥陆上连续梁全部合龙;另一个是大桥边跨(福州侧)合龙,意味着主桥进入中跨合龙的冲刺阶段。本月中下旬,大桥主桥有望合龙。 福厦客专的另一个控制性工程——安海湾特大桥,全长9.46公里,跨海区段桥梁长1.56公里,目前进展同样顺利,其桩基、承台、墩身已全部完工,简支梁架设全部完成,连续梁剩余18个节段,主桥计划于2021年10月合龙。 福厦客专为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自福州南站引出,经莆田后进入泉州境内,分别经泉港、惠安、台商区、石狮、晋江、南安等地后,进入厦门境内,接入厦门北站,最后引入漳州站,是构建福建省高速铁路框架和东南沿海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的桥梁和纽带,对我市加强与沿线其他城市交流与沟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成后,福州至厦门行程时间将从现在的近2个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泉州到厦门、福州则均缩短至半小时内。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