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岳阳市岳阳楼区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地化,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将妇联工作与全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融合调处机制有机融合,全力打造“和”姐工作室,实现了家庭、邻里、小区内矛盾纠纷及时调处、就地化解、源头解决,为平安楼区创建工作贡献了巾帼力量。近年,“和”姐工作室工作先后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国人大代表胡春莲走访调研“和”姐工作室时,高度认可,认为该模式可以积极推广。
一、多方协同,打造阵地,夯实“和”的基础
岳阳楼区地处城市中心,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矛盾类型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家庭、邻里、小区内矛盾纠纷愈发增多。为此,岳阳楼区信访局、妇联、司法局通力协作,深入走访、主动对接、多方协调,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因地制宜打造“和”姐工作室工作阵地。针对企业改制矛盾较多的地区,如学院路、东升社区等国企改制社区,依托社区较为齐备的配套设施,投入少量经费进行标准化改建;针对城乡结合部中城市化进程容易引发矛盾的问题,如冷水铺、花果畈、大屋湾社区,积极争取组织部、民政局等部门专项经费,统一规范建设;针对老城区转型发展时矛盾增加的问题,如运通街、岳阳楼、芋头田社区,联合政法委共同投入建设。岳阳楼区始终把居民需求量、矛盾多发地、服务辐射面作为站点选址的主要考虑,最大限度地服务更多居民群众。截至目前,岳阳楼区已先后投入30余万元,标准化建设了8个“和”姐工作室,辐射周边居民群众达10余万人。
二、多方参与,凝心聚力,提升“和”的质效
推动多元化参与是做好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和”姐工作室得到有效利用的关键。过去,信访干部面对小区内、邻里间、家庭中的矛盾,经常“说不上话”或者“说话没人听”,往往“嘴巴磨破皮,矛盾却上行”,导致群众苦、干部也苦,矛盾源头治理成了一句空话。岳阳楼区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发挥“和”姐工作室的作用,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广纳贤才强队伍。“和”姐工作室整合基层信访、妇联、司法队伍,吸纳懂法律、有专长、会调解的女性维权志愿者,通过购买服务或聘请热心公益的法官、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担任调解员,组织多项专题培训,打造一支80余名专业水平过硬、调解技能娴熟的服务团队。不仅避免矛盾调解中信访干部“单打独斗”,更是成功做到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为源头治理矛盾注入了群众力量。二是规范程序保运行。群众无小事,为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后,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帮。“和”姐工作室围绕矛盾化解工作,建立健全受理、调解、回访等工作流程,明确受理范围及方式、调解程序等工作规范,确保调解工作各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三是部门联动促成效。为进一步助力“和”姐工作室,岳阳楼区政法委综治办将“和”姐工作室工作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评和“以奖代补”范畴,对成功化解的案件实行个案奖补;区法院派驻专业人员配合开展诉前调解,为邻里、家庭等纠纷案件提供诉前调解;区司法局为贫困家庭、贫困妇女提供法律援助等,有效地推动调解质效的提升。成立至今,“和”姐工作室先后为300余名居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先后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50余起,真正把信访矛盾源头治理落到实处。
三、多方拓展,优化服务,健全“和”的功能
“和”姐工作室不仅在化解矛盾上起作用,通过进一步发掘潜力、拓展服务,有效做到资源利用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一是保护妇女儿童权益。针对家庭纠纷中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工作,通过及时介入、心理干预、妇女儿童心理辅导等工作,做到将服务触角延伸每一个家庭。成立至今,工作室先后组织婚姻家庭幸福课堂123次、提供免费心理咨询158次,家庭治疗89次,化解婚姻纠纷39起,直接受益对象达2万人。二是深化困难帮扶救助。“和”姐志愿者积极调动社会各阶层资源,特别针对困难妇女、困境儿童、贫困两癌妇女,发动街道(乡)、社区(村)两级妇联开展送温暖送关爱活动,常态走访慰问困难居民。现已累计慰问135户,党群、干群关系更为紧密。三是广泛宣传政策法律。发挥阵地深入居民的优势,结合“信访工作条例”宣传、“七五”普法、“三八”维权周、“6.26”禁毒日、“11.25”反家庭暴力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重大节点,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居民群众法律素养和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截至目前,“和”姐志愿者与社区干部一道,积极组织进小区、进楼栋、进企业、进学校,开展各类政策、法律等知识宣讲100余次。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岳阳楼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建强“和”姐工作室,做实矛盾源头治理,完善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彰显公平正义,凝聚人民共识,群众更加幸福安康,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