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辈出、商贸产业发达的城市。这里是出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出名的商业要道,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以后就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比之浙南、福建、粤东等海洋气氛更浓、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苏州人的移民传统和闯荡倾向似乎要弱很多。但就是这样一个不需要外逃就能过得很好的地区,其实在历史上也一直向外输出着自己的移民。
今天我们就带你追踪苏州人的脚步,看看这些软糯的雅士都跑哪去了。
堠馆人稀夜更长
姑苏城远树苍苍
苏州人口的动荡,始于元末明初的乱世。而且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人口迁移从北向南的方向相反,第一波苏州向外的移民,是往北去的。这并非苏州人之所愿,而是被明政府强制逼迫所致。
这时候明太祖上线了
图为国立故宫博物院院藏朱元璋画像
(是的,长脸那个是民间版本,嗯。)
明太祖朱元璋对苏州府的人民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一方面,这些人在元末的群雄争霸中力挺张士诚,让明军吃尽了苦头;另一方面,苏州工商业氛围浓厚,商家巨子众多,和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价值观相差巨大。
凤阳人民朱元璋似乎不太喜欢苏州
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朱元璋迁出了大量苏州府望族,填充到了更贫困的江淮一带。这些迁出的大族,既分散了力量以免张士诚残部再起;又能让已经被战争摧残的皖北苏北各地尽快恢复生产,重新繁荣起来。
把苏州人迁到皖北凤阳等地在《明史》中有明确记载,从洪武元年到永乐十五年的半个世纪里共进行了18次。
淮河流域极易受黄河改道的影响
沿黄河故道一线
都是历史上水患的重灾区
(横屏食用)
往苏北的迁移尽管不见于正史,但并非没有证据。首先大量苏北名人的家谱谈及了自己的苏州背景:
“洪武初由苏迁兴化,复由兴化徙居白驹场”(施耐庵家谱)
“明洪武年间自苏州迁兴化”(郑板桥家谱)
“吾邑氏族由苏迁泰者十之八九”(《泰县氏族略》)
苏北二名人发言
大量相互印证的文献史料,对苏州府人向北进入苏北的历史事实作了侧面描述。
方言和民风则是文献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印证。苏北从灌云、海州、东海、新沂、宿迁、沭阳、一直到泗阳、洪泽的一个狭长地带,是江淮官话的北界。再向北去,便是北方话,方言分布可谓泾渭分明。
而江淮官话正好是一种带有部分吴语特征的官话,没有被北方话同化的原因,只能是有南方移民的进入。
根据扬州学者黄继林的采访调查,这条线也正好是自称苏州移民后代的居民分布的北界。其中以盐城、淮安、宿迁三地自称苏州移民的居民最多。这条苏北线,还可以沿着淮河一路划到今天的蚌埠,也就是朱元璋老家凤阳。两地的勾连,似乎正勾勒出了苏州移民在明初的大规模移动。
互有进退的样子
苏州原来的老城墙的西北门阊门,也就成为了这些苏北遗民对老家的最后印象。被明政府威逼利诱的他们,扶老携幼地从姑苏城向外迁徙,在枫桥和寒山寺边登船,走江南运河的水路进入皖北和苏北。苏州阊门,于是成为了江南移民的一个文化符号。
苏州城八门之一,阊门
“阊”为通天气之意,
表示吴国将得到天神保佑,日臻强盛
图为清末老阊门
如今阊门夜景
今天在扬州等地仍然能听到用“上苏州”作为睡觉做梦的代名词,或许也正是这些姑苏遗民对远去家乡的最后一点思念。
还依水光殿
更起月华楼
苏州府不受朱明王朝待见,但地理因素决定了这个地区不会沉沦太久。
在陆上运输不发达的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主要通道。水运不仅量大,速度也快,靠近运河岸边的城市发展自然迅速。作为京杭大运河抵达杭州前的最重要中转站,又坐拥富饶的太湖平原,苏州很快又恢复了元气。
之所以苏锡常三城格外富裕
大运河功莫大焉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苏州已经回到了“郡城之户十万烟火”的状态。(江南一带其实在清初也因为抵抗激烈,被残酷清洗过一次)强制迁到皖北苏北的富家大户留下的空白,早就逐渐被新兴的各地商人工匠所填补。
当时的苏州已经初具大都会气象,“天之生财,未尝靳之,而亦未尝不惜。……吴俗奢靡为天下最,暴珍日甚而不知返。”(《巢林笔谈》)商品经济和豪奢淫靡正是此地的生活基调。
清代画家徐扬所绘
反映苏州盖世繁华的《姑苏繁华图》(局部)
(横屏食用)
然而好景不长,近代欧洲列强的进入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交通思路,海船和铁路取代了运河成为了运力和便捷程度都更胜一筹的交通方式。
在这波浪潮中崛起的,都是沿海、沿铁路的平原城市。苏州依赖内陆水运的地位一下就下降了。再加上天平天国在长江沿线的破坏活动,让苏州人不得不考虑向外移民。
太平天国的破坏力极强
上海由于租界的存在幸免于难
上海,于是成为了他们的优先目标。
上海是长江泥沙经年累月不断冲刷堆积的产物。这个作用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始于春秋战国。那时候镇江向东一点就是东海,所谓的苏锡常平原,其实就是江水造出来的。长江裹挟的泥沙不断扩充着长三角的陆地面积,今天能够看到的最终结果便是上海。
春秋战国时期
三分之一个江苏还泡在水里
同居长江入海前最后的冲刺段,地缘上又明显属于同一板块,上海的崛起其实正是苏锡常数百年经济发达的一个延伸。尽管在地位交接时多少会有些心不甘,但这绝算不上是灭顶之灾。苏州人当然可以闯荡大上海去寻求发展。
最富不过苏锡常
根据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上海开埠以来,最先到的便是苏州商家……(连)妓院也成为苏帮了”。如苏州钱业三少之一的卢少堂在经营钱庄发财后,便移资上海,专营地产。苏州四大中药店中的良利堂与雷允上亦将资财转向上海,才保全了老字号。
雷允上
现时雷允上拆分为3家公司,
分别是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苏州雷允上)、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雷允上,隶属于上海医药的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
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总店有限公司
不过包自己就是苏州人,有夸大之嫌。事实上苏州商人进驻上海的速度和宁波帮不相上下,只能说是并列第一。但纵使如此,苏州人移民上海的浪潮也是势不可挡,连工匠和平民也因为文化上的相近敢于进沪。
包天笑
20世纪初上海的纺织业熟练工被苏杭二州包揽,由此带来了更多轻工业工人,直到苏州人制作的刺绣和首饰成为大上海的风尚。其余手艺人及苦力,诸如轿夫、堂倌、仆妇与刺绣工之类的亦不乏苏州人。
苏绣屏风
庞大的苏州人移民群体从旅沪苏州人同乡会的数量就可见一斑。从民国建立的1910年代初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上海陆陆续续开设了20余家和苏州人有关的会馆。这其中既有以苏州府为单位的同乡组织,也有以县为单位的同乡组织,甚至有以镇为单位的同乡组织。
目前仍然没有文献能够全面统计出苏州人移民上海的数量,但如此众多而细分的同乡会,足以说明当时的旅沪苏州人为数甚众,且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部分苏州人在上海开设的同乡同业会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 张笑川
(点击大图可见)
日本汉学家宫崎市定曾对上海的繁荣有过一个铁口直断:“近现代上海的繁荣,无非是以太平天国为契机,苏州的繁荣转移过来的结果。”
苏州城边士子集会
这个论断忽略了长江冲积平原东扩的地缘因素和陆权文明向海洋文明转型的必然,但也有很强的洞察力。苏州移民不仅给上海带去了财富,更塑造了后来海派文化中传统、高雅、精致的一面。
如今苏州群像
长洲苑外草萧萧
却算游程岁月遥
新的时代给苏州的移民方向带来了新的变化。搜索“苏州+国外移民”,弹出的结果多达49万条,竟然比“上海+国外移民”的搜索结果还要多出来2万条。
使用某搜索引擎,
是为了避开某国产引擎的广告排位系统
移民国外,对于很多苏州家庭来说,是着眼于下一代的选择。
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民营经济的活力区,是中国制造的脊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苏州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中产家庭,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许多家庭选择将子女送去国外读书,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留学地
由传统的美洲、澳洲,
向欧洲大陆转移
那些随子女成功移民了的苏州人,基本上是“移民不移业”。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商务活动都没有什么变化,人们也通常意识不到面前的这人已经拿着外国国籍了。根据《苏州日报》的调查报告,这部分人群的数量难以统计,但绝对不在少数。
殷实的苏州人遇上了经济全球化的年代,开启了历史上最为遥远的一次迁徙。
在中国众多富裕家庭眼中
让孩子留学移民的热度
堪比曾经的科举考试
苏州人的三次大规模外迁,其实也就是姑苏城500年来历史的鲜活写照。她富庶、发达,在中国保守的农耕文明中显得如此叛逆。正是因为如此,居住其中的人民才往往不得不在某种压力下外迁。明朝的政治迫害、晚清的产业转移都是逼着苏州人适应变化的压力源。
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苏州总还是能抛下存量,建立起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几起几落之间,苏州早已不只是一座城,而是苏南精神的代言人了。
参考文献:
黄继林. 从 “上苏州” 说起——洪武移民和文化交流[J].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0, 2: 007.
黄继林. 有关苏北 “洪武移民” 的几个问题[J]. 江苏地方志, 2001 (4): 27-30.
吴必虎. 明初苏州向苏北的移民及其影响[J]. 东南文化, 1987 (2): 47-52.
葛剑雄.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发源地之三── 苏北的苏州移民[J]. 寻根, 1997 (3): 16-17.
邱禹. 明清时期苏州商业的繁荣[J]. 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88, 2: 009.
张笑川. 试论近代上海文化的底色——旅沪苏州人与近代上海[J]. 社会科学, 2013 (11): 153-163.
《苏州日报·苏州人海外移民现状调查:八成是为孩子教育》
龚炜. 巢林笔谈[M]. 中華書局, 1981.
宫崎市定, 杜正胜.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论[D]. , 1979.
【版权声明】
本文授权转载自
地球知识局(diqiuzhishiju)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互 动 有 礼
今日题目:你会离开苏州,去其它城市生活吗?
在文末留言,截止到次日中午12:00,留言点zan数超过88的,前三名将获得价值899元的拍摄券一张。
责任编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