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药氯雷他定近期登上热搜,主要源于春季花粉、杨絮、柳絮等过敏原集中涌现。与此同时,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与长期过敏风险间的关联。
2019年底爆发的COVID-19疫情已造成全球数十亿人感染,逾700万人不幸去世。值得注意的是,近半数康复者可能存在延迟或慢性发病现象,即所谓的新冠急性后后遗症(PASC)或长期新冠。已有研究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从而引发身体过敏反应,但关于新冠后长期过敏状况的具体认知仍较为有限。据统计,约45%的感染者经历过某种形式的后遗症,凸显了对新冠后过敏性疾病负担进行深入探究的紧迫性,以指导后新冠时代患者的护理策略。
韩国庆熙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Incident allergic diseases in post-COVID-19 condition: multinational cohort studies from South Korea, Japan and the UK”的论文。该大规模、跨种族研究揭示,新冠病毒感染与长期过敏风险显著相关,尽管这种风险随时间推移有所下降,但在整个随访期间仍持续存在。研究还发现,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与种族无关,感染严重程度越高,后续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越大。接种至少两剂新冠疫苗后,过敏性疾病的风险降至与未感染者相当,暗示接种疫苗可能是防止新冠后遗症的有效途径。
研究团队运用跨国、大规模、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对比分析了SARS-CoV-2感染后长期过敏后遗症与未感染者的情况。考虑到种族可能影响新冠后遗症的发生,研究整合了韩国、日本和英国的多国队列数据,形成包含2200多万参与者的跨种族样本。研究详细探讨了新冠后过敏性疾病风险随时间的下降趋势以及新冠疫苗接种对过敏性疾病发生的保护作用。
有话要说...